滇各邊境口岸 確立不同定位
云南4,000多公里的邊境線上,開放的口岸眾多,對于自貿區的建成,這些口岸多年前就開始準備,并且針對不同的國家特點,確定了各自不同的功能與定位。
河口:對越貿易“咽喉”重鎮
河口位于云南省東南部,與越南老街市隔河相望,是中國西南通向中南半島以鐵路運輸為主的重要陸運口岸、中越邊境云南段最大的口岸。當前,河口與越南老街之間的進出口貿易以年均30%的速度遞增,未來,這里將是集物流倉儲、礦產加工、服裝、日用百貨等的生產基地。
近年來,河口進出口高速增長,08年進出口貨運量154.3萬噸,連續6年排云南省口岸第一位。09年1至11月,河口口岸進出口總值達到40.93億元。河口口岸已發展成為云南省乃至中國西南地區與東盟貿易往來最便捷、最繁忙的國際口岸之一。
加快建設跨境經合區
當前,河口明確了要推進大口岸、大物流、大通關建設,打造“昆(明)─河(內)─海(防)經濟走廊”上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中心和進出口貿易加工基地及生態跨境旅游黃金口岸城市的目標,集貿易、加工、倉儲和旅游四大功能為一體的河口─老街跨境經濟合作區的建設步伐正在加快。投資11億元、規劃面積為2.85平方公里的“中國河口國際口岸北山片區”建設項目也正在加緊實施。
磨憨:建中老邊境第一城
位于西雙版納的磨憨口岸,是中國通往老撾的唯一國家級陸路口岸,這里有條“東盟大道”,可便捷地通往蘊藏無限商機的東盟各國。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磨憨以其獨特的地緣優勢和近年來的高速發展,勾勒出“中老邊境第一城”的輪廓。
從磨憨口岸向北行車2小時,即到云南西雙版納州府景洪,再向東北行車8小時,可到云南省會昆明。從這里向東南行車5小時,即到老撾古都瑯勃拉邦,再向南行車6小時,可到老撾首都萬象。從這里向西南行車3小時,即到泰國清孔,再向南行車16小時,可到泰國首都曼谷。從這里向東行車6小時,即到越南的奠邊府,再向東行車8小時,可到越南首都河內。
建國際物流中心輻射東盟
磨憨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楊杰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未來的磨憨,最耀眼的就是物流業。”當前,磨憨─磨丁跨境經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經兩國協商已經展開,跨境經濟自貿區面積將達50平方公里以上,年跨境自貿運輸量達到50萬噸的水平。
與此同時,磨憨國際商貿城、國際商貿交易中心、磨憨國際商務中心、磨憨西部賓館、年倉儲量達20萬噸的邊貿倉儲貨場等項目已成功落戶。依托昆曼公路,利用境內外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磨憨將成為昆曼經濟走廊上的國際物流中心。
姐告:打造內陸“小香港”
瑞麗姐告口岸三面與緬甸木姐市相連,被稱之為“中國西南沙頭角”。面對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的發展機遇,姐告將把“經濟走廊”的文章做足,使其成為中國的“內陸小香港”。
2000年姐告成立邊境貿易區,實施中國絕無僅有的“境內關外”政策:進口物資“入境不入關”,出口物資“出關不出境”。緬甸出口的貨物可以隨時進入姐告倉儲、加工、銷售,促進了緬甸對華出口,縮小了緬甸對華逆差。第三國商品也可以經緬甸轉關入區銷售,在區內開展過境貿易業務,豐富了中緬貿易的內涵,促進了中緬貿易的發展。
2000年起,中緬貿易連續8年實現兩位數增長。8年間,通過姐告口岸進出口貿易總額占云南省對緬貿易的64%以上,占中國對緬貿易的26%。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后,姐告致力建立“國際大通道”上的“陸地經濟轉口”模式,努力建設成為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進出口貨物的物流中心,成為“為全國服務的大口岸”。
香港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