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的年味
在越族(京族)人家里,春節期間有3樣裝飾品是必不可少的:桃花、金橘盆景和“五果盆”。隨著春節的臨近,越南首都河內市街頭已陷入一片花海,桃花、梅花、金橘、蘭花等擺滿了街道兩旁和路口,民眾賞花、買花,年節氣氛濃郁。由于近日河內氣溫偏低,很多花卉花期未到,因此花價平均比去年同期上漲了15%。以只有一朵花苞的蘭花盆栽為例,售價是20萬越南盾(約10美元)。
不管買了哪種花,家里如果沒有桃花、梅花或金橘樹,就不算過年。越南人大多會在春節前一個月到傳統花村選花根,付押金,請花農照顧,年前的一兩天,再將花卉運回住所。
越南人過年也有大小年之分,農歷十二月廿三為小年,也稱灶王節,過年時間從農歷廿三一直延續到正月。
小年之后節日氣氛漸濃,人們開始著手置辦年貨。“肥肉腌蕎紅對聯,蕃桿炮仗綠年粽”。蕃桿是民間避邪消災的東西,仍是許多人家保留的習俗。盡管過年貼對聯的習俗越來越淡,但在位于河內文廟的“節前對聯一條街”選購對聯及漢文字帖的客人仍是絡繹不絕。粽子是越南人過年不可或缺的食品,也是拜祭祖先的主要貢品。越南的粽子是正方形的,寓意“天圓地方”。
近日,在越南平順省、潘切市等旅游區,來自英國、德國、俄羅斯、荷蘭等國正在當地度假的一些外國游客家庭參加了包粽子過春節的比賽,并把此次比賽稱為“粽子節”。參賽的游客熟練地倒入糯米、綠豆、放入肥豬肉,只見粽葉和白線翻飛,轉眼一個粽子就包好了。俄羅斯游客一邊包粽子一邊向自己的孩子講解包粽子的方法、技巧以及粽子含有的意義。一對俄國夫婦高興地說:“我們多次聽說過越南春節,但還是首次參加包粽子比賽。這次以這種形式迎接春節,使我們對越南文化有了更深的體會!背恕棒兆庸潯,一些旅游區還舉行陪同外國游客到春節市場光觀、參加臘月年30日晚上的美食節、除夕送壓歲錢、大年初一看獅子舞表演節目、參加沖年喜活動、大年初二去潘切市看劃船比賽等活動。
大年初一,越南人都要祭拜祖先、土地、灶君及百藝師祖,祭品包括粽子、魚肉、腌蕎頭以及果盤。供拜完畢,小孩要向家中老人拜年,大人們則要給他們壓歲錢。為了好好送灶王爺上路,讓灶王爺匯報時高抬貴手,人們都要去放生鯉魚———灶王爺的坐騎。(王尚)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