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南寧會展業 國際會展中心明確定位和方向
作者:廣西日報記者 虞珊珊 何放
|
以展興市、以展興業、以展富民,大力發展會展業和會展經濟,是經營城市的一個重要手段。在面臨全國會展業飛速發展的今天,作為會展“后起城市”——南寧來說,確定南寧國際會展中心的定位與發展方向十分重要。 明確使命 南寧國際會展中心的建成啟用,對實現南寧會展業的跨越式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眾多的機會與挑戰中,爭取舉辦更多大型的綜合性和國際性會展,使南寧市的會展業規模更大,實力更強,促進南寧市經濟發展,促進區域經濟繁榮,是南寧國際會展中心的使命。 為了完成使命,會展中心要高瞻遠矚,以廣闊的視野審時度勢,從國內和國際兩個角度找準定位,奮起直追。從中國區域發展趨勢來定位,會展中心要把握國內區域經濟融為一體的趨向,依靠政府對會展業的扶持,依靠會展企業成長擴張,結合區域產業發展方向,密切聯系港澳地區與珠三角地區,東引西聯,接受產業轉移,趁勢而上,挖掘市場潛力,做大做強優勢產業,發揮南寧市會展業的后發優勢促發展。把南寧國際會展中心放在全球的視野看,它是中國-東盟自由地理中心的國際會展中心。因此,必須立足于中國,面向東南亞,放眼全球,在積極參與自由貿易區建設進程中促進南寧會展業的發展,開拓更大的市場空間。 目前,南寧展覽狀況與其他城市相比規模偏;展覽市場化程度不高;展覽服務設施和環境還不夠完善;行業協會、民營企業或辦展機構還只是冰山一角。在市場逐步全面對外開放、區域經濟高速發展和西部大開發的大背景、大氣候下,南寧已從相對閉塞的環境中走向市場開放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前沿,政府迫切需要傳播力強、信息化程度高的大型會展活動來展示各種建設成就、吸引投資;廣大企業則要通過會展活動來展示形象、捕捉商機、尋求合作,以把握市場脈搏,推廣新技術新產品及開拓市場;當地居民也需要通過會展活動了解更多的商品及其價格信息、把握消費時尚與潮流,滿足求知渴求、文化享受和娛樂休閑、旅游購物的欲望。南寧會展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非常誘人。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可以根據各種市場需求和會展行業的發展趨勢,舉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規模各異、檔次齊全的專業化、綜合性、高質量的會展活動。 綜合較量 據統計,全國展覽面積達3萬平方米以上有30家,可搭建2000個標展以上有25家。南寧會展中心二期工程完成后,室內展覽面積可排在國內23位,可搭建展位數排在國內第8位。 單純從展覽面積與可搭建展位數上看,南寧會展中心有一定的競爭力,但會展的競爭是綜合實力的競爭,包括了區域經濟、政治關系、城市經濟實力、城市發展潛力與輻射能力、城市品牌、城市住宿交通等方面的競爭。可以說,場館的硬件設施與服務質量只是申辦展會的第一環節,其他后續環節中每一環節都直接影響到申辦展會的成敗。 1、面臨區域經濟競爭?蓜澐譃椋菏锥冀洕Γū本、天津、廊坊)、長三角經濟圈(上海、杭州、南京、寧波)、珠三角經濟圈(廣州、深圳、東莞)、西部大開發經濟中心圈(成都、昆明)、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經濟圈(沈陽、大連、長春)。目前,長三角、珠三角經濟在我國經濟中形成兩翼齊飛態勢,其他經濟圈也各有優勢,南寧的優勢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地理中心,在自由貿易區經濟圈建設中享有巨大機會。 2、從城市經濟實力上看:包括城市GDP總量、產業支柱、市場需求、展會專業觀眾,均與發達城市有相當差距。在這種情況下,須以廣西的整體突出優勢來回應南寧城市的不足,如廣西糖業經濟、水果、土特產、旅游產品、邊貿經濟等優勢,尤其南寧市是個消費型的城市,在展會城市中相當突出,南寧在飲食、娛樂、房地產上的旺盛消費能力十分強烈,與此相關的展會有忠實的觀眾基礎。 3、從城市發展潛力與輻射能力上比較:南寧市面臨兩大機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引導南寧市走上區域性國際化城市道路;泛珠三角9+2建設使南寧可以最大限度地承載與接受珠三角地區的產業轉移,城市發展潛力巨大。輻射能力大而言之是東盟市場,小而言之是華南、西南通道市場。 4、從城市品牌來看:在中國目前660多個城市中,南寧以中國綠城為品牌形象。今后應進一步發揮和完善中國綠城形象的吸引力。 5、城市住宿交通分析:南寧市通過“136工程”建設等形成了比較完整的交通體系。城市住宿接待能力成為目前南寧會展業發展的瓶頸問題。 會議先行 一般來說,形成展覽的三種基本市場形式是產業支持、市場需求、交易中心,如果同時具備兩個或三個條件,則當地可形成旺盛的展覽市場并長盛不衰。 從國內看,廣東省出口加工產業形成“廣交會”,北京引領全國市場需求的風向標而形成眾多國際車展、輕重工業各類設備展,上海國內外金融機構集中,與金融交易有關的展會集中;從國際看,存在同樣定律,如德國漢堡工業類展覽居多,萊比錫則消費交易展覽居多,沙特的迪拜則被公認為是中東地區交易中心,同樣美國芝加哥為工業類展覽中心,紐約為市場需求的消費性展覽居多。南寧在產業支持、市場需求不足的情況下,應重點向交易中心發展,并可向兩個方向拓展,一是西南地區出海通道上的交易中心;二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交易中心。 會議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依托兩個因素決定舉辦地點,即政治中心城市或經濟中心城市。政治型如世界的政治中心聯合國總部,歐洲共同體的總部布魯塞爾,中國北京及各省會城市;經濟型如日本東京、德國漢堡、美國紐約,中國各沿海開放城市。同樣,兼備政治、經濟功能的城市會議市場巨大,如英國倫敦、法國巴黎、中國北京等。 從上世紀90年代起,政治和經濟兩個因素弱化,會議向“非中心”地帶轉移,更多地選擇“會議+休閑”或“會議+旅游”模式發展,如世界經濟論壇定在瑞士伯爾尼,東盟首腦會議經常性在印尼巴厘島舉行,博鰲亞洲論壇在中國海南省小漁村,歐美重大會議紛紛在小城小鎮進行,中國國內各種會議也大量地涌向成都、昆明、大連、廈門等地。 專家建議,針對這種趨勢,南寧市應把握機會,優先發展會議產業。因為單個會議的接待量基本上在百人以內,同時接幾個團,也不會超上千乃至上萬。在會議方面,南寧市沒有瓶頸制約,南寧市可通過“一流會議場所+全面休閑環境+特色旅游線路”取得會議市場份額。 |
2005-1-12 文章來源:廣西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