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普洱茶出口連續數月下滑
本報訊記者姚志德、通訊員鐘雁明報道:受多重因素影響,近兩年一枝獨秀的廣東普洱茶出口連續多月下滑。記者從廣州海關獲悉,2007年8月-12月廣東出口普洱茶1057噸,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38.6%,其中10月-12月的降幅分別高達62.9%、57.5%和53.7%。今年1月,廣東普洱茶出口207噸,繼續大幅下降45.3%。據海關分析 ,普洱茶出口迅速下降,主要原因是出口均價持續攀升抑制了出口。近年隨著普洱茶的大肆炒作,普洱茶原料價格大幅上升,出口均價也持續增長,從2003年的1738美元/噸猛漲至2007年的7296美元/噸,在2007年7月還創下了每噸10011美元的月均出口均價最高紀錄,價格的虛高使境外買家減少了采購普洱茶計劃。
廣東普洱茶出口大部分集中在我國周邊國家和地區,今年1月,廣東普洱茶主要出口市場香港和東盟合計占同期廣東普洱茶出口量的89.3%。
為何普洱茶難以拓展發達國家出口市場?業內人士稱,主要是受國外技術標準的限制。去年4月歐盟茶葉委員會公布了歐盟茶葉農藥殘留新標準,此前日本在《食品中殘留農業化學品肯定列表制度》則擴大了對茶葉農藥殘余物的限制。據了解,今年1月廣東普洱茶對歐盟依然是“零出口”,對日本出口量僅為6噸,而對美國的出口也只有277公斤。
目前廣東出口的茶葉嚴重缺乏品牌,標準化程度與國外知名飲品企業存在較大差距,因而缺乏長期競爭力。 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