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小伙闖越南:從打工仔走向小老板
21日下午,元宵節前一天,湖北荊門小伙常巍踏上武昌開往廣州東的列車。他要到廣東拜訪客戶,然后飛往越南開始新一年打拼。
常巍在越南平陽省開了一家家具貿易公司,主要面向中國和歐美市場。公司2015年8月注冊成立,尚處在起步階段。
今年31歲的常巍是荊門拾橋鎮人。2003年,因為家庭困難,高中畢業年僅18歲的他,背起行囊到沿海打工。13年里,他從中國國內打工到國外,從一名打工仔變身為小老板。“我有一顆不安分的心,喜歡挑戰。”常巍說,“今天的一切都是打拼出來的。”
常巍介紹,剛打工那會,他沒技術、沒經驗,只能干一線工人的活。“每天工作12個多小時,卻只有17元(人民幣,下同),吃住都不夠。曾有2個月時間,吃了上頓沒下頓,也沒錢交房租,全靠老婆(當時還是女朋友)接濟。”他說。
當初,他做過搬運工、車間流水工人、電焊工、建筑工、質檢工人,甚至被騙到傳銷窩呆了一個星期,吃過不少苦。直到2007年,他進入一家臺灣貿易公司駐廣東辦事處,從事家具檢驗工作,事業這才算穩定下來。
“擇業并不是毫無目標,機遇很重要。”常巍說,每次他會先考慮自己實際情況,看看有哪些資源,能做什么,定一個適合的目標,“總體來看,不同工作都擴大了人際圈,學到了新知識。”2011年,已升任大陸區經理的常巍,決定再放手一搏。
這次,他選擇了一家美國貿易公司越南辦事處。他表示:“(美國公司)給的薪資比較可觀,我也想趁著年輕到國外找找機會。”
在越南,經常跟外國客戶打交道,常巍開始上英語夜校,堅持了一年,“大部分時間來不及吃晚飯”。英語水平蹭蹭上漲,常巍的職務也越升越高。2015年已經是QA經理(高級品質保障經理)的他,發現越南制造業前景廣闊,于是成立了家具貿易公司,開始創業。
“目前最大困難是訂單問題,因為此前一直歐美市場,現在做國內市場,客戶資源少。”常巍說,“哪怕失敗也不后悔。”
靠著近幾年打工,常巍在荊門市區買了一家商鋪,還買了一套商品房。他表示:“未來,打算把市場開拓到東南亞一些國家。”
常巍表示,當前創業的青年千千萬萬,他只是其中普通一員。在他看來,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踏實工作,真誠做人”是必不可少的。對于創業前景,他說:“選擇創業,他不能保證會成功,但是不試一試的話,是肯定不會成功的。”作者 馬芙蓉 來源:中國新聞網